在当今这个变化迅速、跳槽频繁的时代,能够在同一家公司坚守50年几乎成为一种传奇。然而,策尼特公司的哈特维希·舍尔德(Hartwig Scheld)却用半个世纪的执着,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职业故事。
2022年8月1日,这位64岁的老员工迎来了他的金色工作纪念日。他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事、老友在公司所在地诺因基兴(Neunkirchen)共聚一堂,回顾这段走过风雨的职业旅程。策尼特,这家专注于混凝土制砖设备制造的企业,不仅是舍尔德的工作单位,更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1972年,年仅14岁的舍尔德从家乡尼德德雷塞尔多夫(Niederdresselndorf)来到策尼特,开启了学徒生涯。那个年代,少年学徒并不罕见。时任培训主管的维尔纳·魏赫雷尔(Werner Weiherer)回忆说:“年轻的学徒比年长的更容易吸收知识,也更愿意投入。”他在自己37年的教学生涯中,培训了350名年轻人。
回忆起自己的学徒时光,舍尔德感慨万分:“那段时间对我影响深远,不仅学到了技能,更接受了人生教育。专业和品格,是并重培养的。”他坦言,自己职业生涯中的许多经验和处世智慧,都是那段时间打下的基础。
五十年来,舍尔德亲历了策尼特的兴衰变迁:从订单如潮到订单稀少,从稳定运营到2004年的破产风波。然而,这位居住在达登(Daaden)的家庭男人始终未曾动摇,未曾离开。他说:“从未考虑过跳槽,策尼特就是我的归属。”
策尼特专注于生产大型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,是德国仅有的七家同类企业之一。舍尔德对流体技术情有独钟,学成之后专注于液压系统,先后担任小组长、车间主管。2004年,凭借丰富的客户经验与对公司设备的深刻理解,他被任命为全球客户服务负责人,领导八位现场工程师。
他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之一,是几年前赴中国泉州的商务访问。那时,策尼特已由中国优发国际集团(QGM)收购。优发国际向德国代表团展示了其现代化的运营模式。舍尔德自豪地说:“尽管发生了重组,优发国际的设备依然百分之百德国制造。”当然,为了提高效率,公司将部分零部件外包给其他企业。
2004年的破产,无疑是舍尔德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。裁员、减薪、焦虑……他记忆犹新:“如果当时公司被恶意收购,那对我来说,将是一场灾难。”幸运的是,在优发国际的帮助下,公司重获新生。如今,策尼特诺因基兴工厂员工已恢复到80多人,而在最艰难时期,这一数字一度跌至42人。
舍尔德至今依然对工作充满热情,但他的退休时刻已不远,预计将在14个月后正式离任。继任者已确定,公司也计划自明年起重新启动学徒培训项目,为年轻人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。
或许,未来的某位年轻人也会像哈特维希·舍尔德一样,把一生都献给策尼特。在这个大家庭中,舍尔德并非孤例。他的同事胡伯特·莫奇尼格(Hubert Motschnig)去年也庆祝了在策尼特的50周年纪念,而另一位服务了46年的老员工,也即将步入荣誉的殿堂。
4月15日开幕!优发国际股份邀您相约第137届广交会
制砖机的伺服振动是什么?
WhatsApp
QQ
TradeManager
Skype
E-Mail
VKontakte
WeChat